當前正處于由寒變暖的季節,早晚溫差大,多種傳染病高發,流感就是其一。流感病例又多發生在學校,尤其是中小學校和托幼機構。那么,學校該如何防控流感?一起來了解下吧!
學校
1、嚴格落實晨午檢和因病缺課登記追蹤制度
晨檢工作要全員覆蓋,每日匯總報告因病缺勤人數,對因病不能到校的學生要查明病因,一旦核實為傳染病病例,要嚴格按照相關規定管理。已確診流感病例不能“帶病”上課,應居家或在醫院治療,至體溫恢復正常、其他流感樣癥狀消失48小時后并持醫院的復課證明方可回校。
2、保持環境清潔和通風
學校要利用學生課間休息、體育課、放學后等時段加強教室通風,保持教室內空氣流通和清新。每天早、中、晚均應開窗通風,每次通風時間不少于30分鐘。
3、減少或避免大型集體活動
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流行期間,學校應盡量減少或避免大型集會等集體活動,以減少傳播風險。
4、開展健康教育工作
學校可通過廣播、LED屏、黑板報、宣傳欄、宣傳折頁、講座等方式向廣大師生宣傳流感防病知識,提高師生的自我防病能力。
5、及時報告疫情信息
如果出現流感樣病例暴發疫情(一周內,在同一學校、幼托機構出現 10 例及以上流感樣病例),應及時向所屬地縣(區)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。
6、嚴格落實專業機構提出的防控措施
在流感疫情發生期間,堅持日常消毒和終末消毒相結合。班級出現流感樣病例暴發疫情時,根據疫情波及范圍和進展趨勢,必要時可依據專業評估建議適時停課,防止疫情進一步蔓延。
學生
1、注意個人衛生
勤洗手是預防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的重要措施。保持良好的呼吸道衛生習慣,咳嗽或打噴嚏時,用紙巾、毛巾等遮住口鼻,咳嗽或打噴嚏后洗手,盡量避免觸摸眼睛、鼻或口。
2、盡量減少到人群密集場所活動
在流感高發季節,盡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場所,以減少可能與患病人群的接觸機會。如果必須去,建議做好個人防護戴口罩。
3、增強體質和免疫力
健康行為是增強身體素質、提高身體抵抗力的重要保證。倡導生活中保持健康行為,生活有規律、勞逸結合,保持充分的睡眠,合理安排飲食,注意鍛煉身體等。
4、接種疫苗
每年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,可以顯著降低接種者患流感和發生嚴重并發癥的風險。
5、發病后及時就醫
一旦出現發熱、咳嗽或咽痛等流感樣癥狀,應盡早就醫,及時進行診斷治療。